回顾与数据分析
东莞疫情最新动态
截至2023年3月15日,东莞市卫生健康局通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,无症状感染者28例,主要集中在大朗镇、虎门镇和长安镇等区域,这是继2022年底疫情高峰后,东莞再次出现较为明显的本土疫情反弹,根据东莞市疾控中心流调显示,本轮疫情传播链清晰,主要为外省输入引发本地传播。
东莞疫情历史数据回顾
2020年疫情初期阶段
东莞市作为制造业重镇和外来人口密集城市,在新冠疫情初期面临严峻挑战,2020年1月23日,东莞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截至2020年2月10日,东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0例,其中重症病例8例,治愈出院5例,2020年全年,东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1例,其中本土病例89例,境外输入病例12例;无症状感染者45例;无死亡病例报告。
2020年2月是东莞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,单月新增确诊病例达62例,2月1日至2月10日期间,日均新增确诊病例4.3例,疫情主要集中在莞城街道、东城街道和南城街道等中心城区,占全市确诊病例的68%,东莞市迅速采取封闭管理措施,对确诊病例所在小区实施14天封闭管理,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。
2021年Delta变异株疫情
2021年6月,东莞市出现Delta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,6月18日至7月5日期间,东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例,无症状感染者11例,麻涌镇报告16例确诊病例,占全市总数的69.6%,东莞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对麻涌镇全域实施封闭管理,开展全员核酸检测,据统计,2021年6月20日至7月2日,东莞市共完成核酸检测采样1589.7万人次,发现阳性样本34份。
2021年全年,东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6例,较2020年增长84.2%;无症状感染者97例,增长115.6%,本土病例占比为72.6%,境外输入病例占比为27.4%,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东莞无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报告,反映出疫苗接种对重症和死亡的预防效果。
2022年Omicron疫情高峰
2022年,Omicron变异株引发东莞最为严重的一轮疫情,特别是2022年2月至4月和11月至12月两个时间段,东莞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疫情高峰。
2022年2月25日至3月31日期间,东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27例,无症状感染者896例,大朗镇报告确诊病例287例,占全市总数的67.2%;无症状感染者623例,占69.5%,东莞市对该轮疫情采取了"分级分类"防控策略,划定封控区、管控区和防范区,实施差异化管控,据统计,此轮疫情期间,东莞市共开展12轮全员核酸检测,累计检测超过1.2亿人次。
2022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间,东莞市再次面临疫情冲击,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83例,无症状感染者3652例,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、波及范围广,涉及全市32个镇街中的28个,松山湖高新区、寮步镇和东城街道成为疫情重灾区,三地合计报告确诊病例占全市的54.6%,东莞市在此期间优化调整防控措施,取消全员核酸检测,转而实施"精准防控"策略。
2022年全年,东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17例,是2021年的12.5倍;无症状感染者5328例,是2021年的54.9倍,全年共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3例,均为80岁以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。
2023年疫情数据分析
进入2023年,随着防控政策优化调整,东莞市疫情呈现波动下降趋势,1月1日至3月15日期间,东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86例,无症状感染者1027例,1月份报告确诊病例占季度总数的62.3%,反映出春节前后的人员流动对疫情传播的影响。
从地域分布看,2023年东莞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特点,长安镇、虎门镇和塘厦镇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,分别占全市总数的18.7%、15.3%和12.9%,从年龄结构分析,20-49岁青壮年人群占比最高,达63.5%;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为14.2%,较2022年同期下降5.7个百分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东莞重症病例比例显著降低,1月至3月期间,全市仅报告重症病例7例,无死亡病例报告,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3月10日,东莞市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人数达1056.3万,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2.7%,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6.5%。
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
东莞市在三年疫情防控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,在硬件建设方面,东莞市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42家,日检测能力达150万管;设立定点救治医院3家,储备床位2500张;建成方舱医院4个,可提供床位8000张。
在应急响应方面,东莞市建立了"1+32+N"的疫情处置体系,即1个市级指挥部、32个镇街指挥部和N个专项工作组,2022年疫情期间,东莞市累计出动流调人员1.2万人次,完成流调报告5.6万份,追踪密切接触者15.3万人。
经济影响方面,根据东莞市统计局数据,2020年东莞GDP同比下降1.3%,2021年增长8.1%,2022年增长1.3%,疫情对餐饮、零售等接触性服务业冲击较大,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.2%,但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支柱产业表现出较强韧性,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.1%。
当前防控建议
针对近期疫情反弹,东莞市疾控中心建议:
- 60岁以上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人群等高风险人群应及时完成加强免疫接种
- 出现发热、干咳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
- 人员密集场所应坚持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
- 学校、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应加强健康监测和环境消毒
- 跨省市出行人员应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,做好个人防护
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表示,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,科学精准调整防控措施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,同时呼吁市民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