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
疫情形势持续向好
我国多地报告新增无本土确诊病例,这一消息令人振奋,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,截至2023年5月15日24时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,均为境外输入病例;无新增死亡病例;无新增疑似病例,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15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,本土病例405例;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0770人,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5例。
这一数据表明,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多地实现了新增无本土确诊病例的目标,以北京市为例,2023年5月1日至15日期间,连续15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,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8例,均已得到有效管控和治疗,上海市同期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例,均为境外输入,无本土新增病例,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,同期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5例,其中34例为境外输入,1例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。
历史数据回顾
回顾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数据变化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显著成效,以2020年至2022年三个完整年度为例:
2020年1月至12月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071例,其中本土病例占比约78.6%,特别是2020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,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高位运行,2月12日达到峰值15152例(含临床诊断病例),随着防控措施的严格落实,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,到2020年3月中旬,每日新增降至个位数。
2021年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243例,较2020年下降82.5%,其中本土病例12785例,占比83.9%,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7月至8月,江苏省南京市、扬州市等地出现Delta变异株引发的聚集性疫情,单日最高新增本土病例达143例(8月5日),通过迅速采取封控管理、大规模核酸检测等措施,疫情在一个月内得到有效控制。
2022年,受Omicron变异株传播力增强影响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回升至258749例,其中本土病例257465例,占比99.5%,3月至5月,上海市经历严峻疫情考验,单日最高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达5487例(4月13日),无症状感染者单日最高达26330例(4月13日),在全国各地支援和上海市民配合下,到6月初,上海每日新增病例降至个位数,社会面基本清零。
重点地区数据分析
让我们以几个重点地区为例,具体分析其疫情数据变化:
北京市:作为首都和政治中心,北京市的疫情防控一直备受关注,2020年6月,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导致北京市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高达36例(6月14日),通过迅速响应,疫情在约一个月内得到控制,2022年11月至12月,北京市面临Omicron变异株挑战,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高达1186例(11月23日),但通过分级分类诊疗和社区防控,重症率和病死率保持在较低水平。
湖北省:作为疫情最初暴发的地区,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在2020年初经历了严峻考验,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期间,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33例,占全国同期总数的62.1%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3910例(2月12日),随着全国医疗资源驰援和严格防控措施落实,到2020年3月中旬,武汉市新增病例降至个位数,4月8日解封时,已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。
广东省: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流动大省,广东省疫情防控压力持续较大,2021年5月至6月,广州市出现Delta变异株疫情,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3例,单日最高新增18例(6月3日),通过分级分类管控和全员核酸检测,疫情在一个月内得到控制,2022年,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573例,其中11月单月报告7253例,占全年57.7%,主要集中广州市。
防控措施成效显著
新增无本土确诊病例的成果来之不易,是我国坚持"动态清零"总方针、科学精准防控的结果,具体措施包括:
-
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:通过发热门诊监测、药店购药登记、常态化核酸检测等手段,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,2022年,全国累计开展核酸检测超过100亿人次。
-
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:截至2023年5月15日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.9亿剂次,全程接种率超过90%,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91%。
-
分级分类诊疗缓解医疗压力: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,普通型、重型、危重型病例集中收治,全国指定定点医院2767家,重症救治床位13.8万张。
-
区域协防联控机制:建立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,2022年各地相互支援医护人员超过40万人次。
经济社会秩序稳步恢复
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,我国经济社会秩序正在稳步恢复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.5%,比2022年四季度加快1.6个百分点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8%,扭转了2022年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趋势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.5%,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.1个百分点。
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2023年"五一"假期(4月29日至5月3日),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.74亿人次,日均发送5473.3万人次,比2022年同期增长162.4%,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70.83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.09%。
仍需保持警惕
尽管多地报告新增无本土确诊病例,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,病毒变异风险持续存在,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5月10日,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7.6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,XBB系列变异株在部分国家成为优势毒株,其免疫逃逸能力增强,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。
专家建议,公众仍需做好个人防护,科学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,注意手卫生,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接种加强针,应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,不传谣、不信谣,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。
新增无本土确诊病例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成果,凝聚着广大医务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,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成果,继续坚持科学防控、精准施策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为最终战胜疫情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