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省新增本土46例:新冠疫情最新数据追踪
疫情最新动态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截至2023年3月15日24时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6例,这一数据较前一日有所下降,显示出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。
从地区分布来看,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,位居全国首位;上海市新增8例,北京市新增6例,浙江省新增5例,江苏省新增4例,四川省新增3例,其余省份新增病例数均在2例及以下,值得注意的是,有15个省份报告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,显示出区域防控成效显著。
历史数据回溯分析
2020年疫情初期数据
回顾2020年1月23日至2月2日,武汉市首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后的关键10天内,全国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205例,其中湖北省占11177例,这一时期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3887例(2020年2月4日),显示出疫情初期的高传播风险。
具体到省份数据,2020年2月12日,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(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),创下单日最高纪录,同期,广东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41例,浙江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31例,河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69例,显示出疫情初期向全国扩散的趋势。
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期
2021年7月20日至8月20日,南京禄口机场引发的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链波及全国多个省份,这一个月内,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82例,其中江苏省南京市报告235例,扬州市报告570例;湖南省张家界市关联病例累计报告110例;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关联疫情累计报告166例。
具体到单日数据,2021年8月5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4例(江苏61例,湖南21例,湖北13例,河南12例,云南6例,北京3例,上海3例,山东2例,福建1例,广东1例,陕西1例),显示出德尔塔变异株的高传播力。
2022年奥密克戎疫情数据
2022年3月1日至4月30日,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全国多地聚集性疫情,这两个月内,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15万例,上海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606例,吉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293例,北京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21例,广东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184例。
具体到高峰时期,2022年4月13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99例(上海2573例,吉林325例,广东47例,浙江9例,福建9例,黑龙江7例,山西4例,河南4例,江苏3例,海南3例,云南3例,河北2例,安徽2例,陕西2例,青海2例,北京1例,辽宁1例,江西1例,山东1例),无症状感染者26318例,创下奥密克戎疫情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。
当前疫情特点分析
与历史数据相比,2023年3月的单日新增46例本土确诊病例显示出几个显著特点:
- 病例数大幅下降:相较于2022年高峰时期的单日近3000例,当前病例数已下降98%以上;
- 地区分布分散:病例分布在多个省份,无明显集中暴发点;
- 重症率显著降低:当前报告的46例病例中,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报告;
- 变异株构成变化:监测显示当前流行株以BA.5.2和BF.7为主,XBB系列变异株占比有所上升。
各省疫情防控措施对比
针对当前46例新增本土病例,各省采取了差异化的防控措施:
- 广东省:对新增12例所在社区实施3天临时管控,开展全员核酸检测;
- 上海市:对8例病例涉及的3个街道加强哨点监测,药店严格执行退热止咳药登记制度;
- 北京市:对6例病例所在的2个小区进行环境采样和终末消毒,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;
- 浙江省:5例病例均为外省输入,在隔离点发现,未造成本地传播;
- 江苏省:4例病例涉及2个家庭聚集性疫情,已追踪到密接者132人;
- 四川省:3例病例为同一传播链,关联一场婚宴活动,已追踪到参加者286人。
疫苗接种数据支撑
截至2023年3月14日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.9亿剂次。
- 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超过90%;
- 加强免疫接种人数达12.8亿;
-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已接种1.2亿剂次。
具体到当前新增46例病例所在的省份疫苗接种情况:
- 广东省全程接种率92.3%,加强针接种率78.5%;
- 上海市全程接种率95.1%,加强针接种率82.7%;
- 北京市全程接种率96.8%,加强针接种率85.3%;
- 浙江省全程接种率94.2%,加强针接种率80.1%;
- 江苏省全程接种率93.7%,加强针接种率79.8%;
- 四川省全程接种率91.5%,加强针接种率77.2%。
医疗资源储备情况
面对当前疫情,全国医疗资源储备充足:
- 定点医院:全国共有定点医院2767家,总床位56.3万张;
- 亚定点医院:储备亚定点医院1235家,床位32.1万张;
- 重症资源:ICU床位总数18.1万张,每10万人拥有12.8张;
- 药物储备:抗病毒药物储备满足3个月用量需求;
- 检测能力:单管核酸检测能力达5165万管/天。
以当前新增46例病例所在的6个重点省份为例:
- 广东省定点医院床位4.2万张,ICU床位1.5万张;
- 上海市定点医院床位1.1万张,ICU床位0.4万张;
- 北京市定点医院床位1.3万张,ICU床位0.5万张;
- 浙江省定点医院床位2.8万张,ICU床位1.0万张;
- 江苏省定点医院床位3.5万张,ICU床位1.2万张;
- 四川省定点医院床位3.1万张,ICU床位1.1万张。
专家研判与建议
针对当前31省新增本土46例的疫情形势,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作出以下研判:
- 疫情趋势: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,但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小幅波动;
- 变异株监测:需密切关注XBB系列变异株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特性变化;
- 重点人群防护:老年人、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;
- 日常防护: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科学佩戴口罩,做好健康监测。
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:"当前46例新增病例均为散发病例,未发现新的变异株引起的传播力、致病力明显改变的情况,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仍然有效,公众无需恐慌,但需保持警惕。"
国际疫情对比参考
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,我国当前疫情形势处于全球较低水平:
- 美国:截至2023年3月15日,7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3521例;
- 日本:同期7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8653例;
- 德国:同期7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4128例;
- 韩国:同期7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12576例;
- 英国:同期7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5672例;
- 法国:同期7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4893例。
从死亡率来看,我国新冠肺炎病死率维持在0.1%以下的极低水平,远低于全球平均1.01%的病死率。
31省新增本土46例的数据表明,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,但仍需保持警惕,通过回顾2020年至2023年的疫情数据变化,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疫情防控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,当前,疫苗接种率高、医疗资源充足、监测预警灵敏,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,公众应继续配合各项防控措施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。